陈仓区
陈仓区,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,位于陕西省西部,西与甘肃省天水市、清水县相邻。
陈仓区地处秦岭山地、关中平原、黄土高原过渡区,地貌由山、塬、川组成。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。截至2016年,陈仓区下辖15镇、3个街道,总人口60.7024万人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.78亿元,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315元,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9.93亿元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.88亿元。
陈仓区名胜古迹众多,汉刘邦暗度陈仓,诸葛孔明两伐祁山,吴玠吴磷兄弟大败金兀术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。先后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,著名的有唐代初年出土的石鼓,清代出土的“虢季子白盘”、“散氏盘”,以及建国后出土的“何尊”、“夨王簋盖”等。[1]
历史沿革
编辑
春秋秦武公十一年(公元前687年)灭西虢,于今虢镇设
陈仓区钓鱼台
虢县。战国秦在今区东置陈仓县。
秦属内史。
东汉虢县废入雍县。
北魏太延三年(公元437年)今虢镇为武都郡治,孝昌二年(公元526年)于长蛇镇(今区西北县功镇附近)设长蛇县,于今区西北香泉镇设南由县。西魏大统四年(公元538年)废南由县,十三年于今虢镇设洛邑县,属武都郡。北周保定四年(公元564年)复置南由县,并移治金陵河东岸(今县功镇北),属陇东郡。
隋开皇十三年(公元593年)长蛇县移治县头镇(今县功镇),十八年因县西有吴山,长蛇县改名吴山县,后废;大业三年(公元607年)洛邑县改名虢县,属扶风郡;义宁元年(公元617年)复置长蛇县,后又改名吴山县。
唐贞观八年(公元634年)废虢县,天授二年(公元691年)复置;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以陈仓县南陈仓山(今鸡峰山)传说有石鸡啼鸣为祥瑞,改陈仓县为宝鸡县。元和三年(公元808年)降南由县为镇入吴山县,属陇州。
北宋开宝二年(公元969年)分禥阳县地于南由镇设陇安县,金初废,泰和八年(公元1208年)复置。蒙古至元元年(公元1264年)降虢县为镇入宝鸡县,七年废陇安、吴山2县入禥源县。后境内大部为宝鸡县地。
民国(1912—1949.9),宝鸡县属陕西省关中道、直隶陕西省、陕西省专员公署辖,县城驻今宝鸡市。
1949年4月26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解放宝鸡县城(今宝鸡市),28日撤离,此间设宝鸡县人民政府;1949年7月14日,宝鸡县城第二次解放,遂设宝鸡市与宝鸡县,县人民政府迁至石羊庙;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11月宝鸡县人民政府由石羊庙迁驻虢镇,属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管辖;1950年1月1日,宝鸡县属宝鸡分区管辖,10月11日陕西省宝鸡分区改名宝鸡专区,宝鸡县属宝鸡专区管辖。
1956年宝鸡专区撤销,宝鸡县直隶陕西省管辖;1958年11月9日,撤销宝鸡县,其地并入宝鸡市;1961年9月10日,复设宝鸡专区、宝鸡县。
1971年12月28日,宝鸡地区撤销,辖区划归宝鸡市,宝鸡县隶属宝鸡市辖;1979年3月1日,恢复宝鸡地区,宝鸡县属宝鸡地区辖。
1980年8月1日,宝鸡地区与宝鸡市合并,设省辖宝鸡市领导县、区体制,宝鸡县属宝鸡市辖。[2]
行政区划
区划沿革
1949年7月以宝鸡县的城区及郊区为其行政区域设立宝鸡市,与宝鸡县化归新设立宝鸡分区管辖;宝鸡县驻地迁往石羊庙。11月,宝鸡市的虢镇区划归宝鸡县。
1950年7月将宝鸡县驻地由宝鸡市市区的石羊庙迁至宝鸡县虢镇
1953年6月,设立太白中心区(县级),宝鸡县的终南区划归。
1954年10月,凤县的仙龙峪乡(3个自然村)划归宝鸡县。
1955年8月,宝鸡县的马营、谭家村、渭滨、古桥4乡全部及相家庄、清水、鸡峰、冯家原、任家湾、八鱼、高家村、卧龙寺等8乡的部分地区,共76个自然村划归宝鸡市。
陈仓区行政区划
1956年9月,将原属宝鸡专员公署领导的宝鸡县由省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。
1961年8月,恢复宝鸡县,以合并于宝鸡市的原宝鸡县行政区域为宝鸡县的行政区域;凤翔县陈村公社汧河以西的花园生产队划归宝鸡县;宝鸡县划归新设立的宝鸡专员公署管辖。
1962年1月,宝鸡县虢镇车站西闸口以西、石羊庙及汧河管区的川道地区、金陵和陵南管区的南部划归宝鸡市。
1964年6月,宝鸡市西虢区及马营、八鱼、汧河、石羊庙4公社,谭家村、金陵、益门、长寿、石坝河等公社的部分地区划归宝鸡县。
1970年8月,宝鸡县渭河以南的马营、李家河、太平庄、高家村、甘峪、晃峪6个公社,渭河以北的金河、陵原、峡石、坪头、固川、拓石、颜家河、胡家店、凤阁岭、通洞、香泉、赤沙、新民13个公社划归宝鸡市。
1971年10月,宝鸡县划归新设立的地级市宝鸡管辖。
1971年12月,宝鸡市的坪头、固川、颜家河、胡家店、拓石、通洞、凤阁岭、赤沙、香泉、新民、马营、甘峪、晃峪、峡石、金河、陵原16个公社划归宝鸡县。
2003年3月,撤销宝鸡县,设立宝鸡市陈仓区,将原宝鸡县的胡店乡、虢镇、天王镇、拓石镇、坪头镇、贾村镇、县功镇、阳平镇、桥镇、千河镇、周原镇、香泉镇、凤阁岭镇、慕仪镇、新街镇、磻溪镇、赤沙镇、钓渭镇划归陈仓区管辖。区人民政府驻虢镇。将原宝鸡县的金河乡、陵原乡、硖石乡、蟠龙镇划归宝鸡市金台区管辖,晁峪乡、八鱼镇划归宝鸡市渭滨区管辖。[3]
区划现状
截至2016年,陈仓区下辖3个街道:虢镇街道、千渭街道、东关街道,11个镇:阳平镇、周原镇、慕仪镇、贾村镇、县功镇、新街镇、坪头镇、香泉镇、赤沙镇、拓石镇、凤阁岭镇,238个行政村、1581个村民小组。陈仓区政府驻虢镇街道人民街6号。[4]
2017年增设天王镇、磻溪镇、钓渭镇、千河镇。
地理环境
地理位置
陈仓区位于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西端,介于东经106°18′24″—107°34′58″,北纬34°7′24″—34°44′38″之间。南依秦岭与太白县、凤县毗邻,北靠陇山余脉与陇县、千阳县、风翔县接壤,西沿渭水与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、清水县隔河相望,东与岐山县相连,三面环围宝鸡市金台区、渭滨区二区,东西长约119.49千米,南北宽约67.78千米,总面积2057平方千米。西距宝鸡市中心区22千米,东距省城西安147千米。[4-5]
2017 baidu - gs(2016)2089号 - 甲测资字1100930 - 京icp证030173号 - data 长地万方
地形地貌
陈仓区地处中国大陆槽—秦岭北麓、陇山支脉、黄土高原和渭河地堑交吻区。南、北、西三面环山,中部低凹向东敞开,西高东低。渭河自西向东从中穿过,地形山、川、原皆有,可分为南部秦岭北麓山地和西部(西北部)陇山山地,东部渭河和千河河谷平原、黄土台塬,丘陵沟壑区四种类型。山地占80.2%,平原占19.8%。境内秦岭北麓山地和陇山南麓山地最高海拔2706米,最低1200米;渭河、千河两岸川道地区最高海拔600米,最低海拔507米。[6]
气候特征
陈仓区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,属中纬度大陆季风区域暖温带半湿润、半干旱气候。因境内地表结构复杂、海拔高度差异较大,各地气候差异亦很明显,东北部为川原气候,西南部及秦岭北麓为山地气候。又因位于青藏高原东侧偏北,受东亚季风环流控制,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,盛偏北风,空气干燥,气温较低,常有霜冻,寒潮侵入;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,盛偏南风,空气中水气含量增大,降水较多,气温高,天气炎热,春、秋为过渡季节,3—5月气温回升较快,降水量不足,易形成春旱。秋季降雨较多,常出现秋霪雨。多年平均气温12.8℃,1月平均气温零下0.2℃,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8.4℃(1991年12月28日);7月平均气温25.3℃,极端最高气温41.7℃(2006年6月17日)。最低月均气温零下7.8℃(1977年1月),最高月均气温33.6℃(1991年7月)。平均气温年较差25.5℃。无霜期年平均224天,最长达254天,最短为194天。年平均日照时数1913.9小时。年平均降水量647.1毫米,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00天,最多达126天(1988年),最少为77天(1997年)。极端年最大雨量985.6毫米(2011年),极端年最少雨量383.0毫米(1977年)。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,8月最多。[7]
2016年,陈仓区平均气温14.6℃,较常年偏高1.5℃。年极端最低气温-13.2℃,年极端最高气温38.2℃。全年总降水量431.2毫米,总日照时数为2164.7小时。[8]
自然资源
土地资源
截至2016年末,陈仓区耕地保有量63.3万亩,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0.02万亩,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4万亩。[8]
人口民族
人口
截至2016年末,陈仓区总户数16.5844万户,户籍总人口60.7024万人。年末常住总人口60.4008万人,城镇化率46.03%(按城镇人口占比计算)。全年出生人口4298人,出生率9.62‰;死亡人口2436人,死亡率5.45‰;人口自然增长率4.17‰;出生人口性别比106.83。[8]
民族
陈仓区人口以汉族为主,少数民族有蒙古族,满族、土家族、苗族、回族、白族、朝鲜族、壮族,藏族、侗族、土族等11个民族。[9]
经济概况
综述
2016年,陈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.78亿元,同比2015年增长10.0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25.73亿元,增长2.9%;第二产业增加值91.93亿元,增长12.7%;第三产业增加值47.12亿元,增长8.9%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.6:55.8:28.6。按常住人口计算,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315元,折合3938美元(汇率为1美元兑6.937元人民币)。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9.93亿元,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0.65%。[8]
固定资产投资
2016年,陈仓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.88亿元,同比2015年增长25%。其中,固定资产投资323.64亿元,增长25.6%;跨区和农户投资7.24亿。固定资产投资按产业分,第一产业投资32.05亿元,增长24.1%;第二产业投资106.73亿元,增长7.4%;第三产业投资184.85亿元,增长39.6%。[8]
财税收支
2016年,陈仓区地方财政收入2.84亿元,同口径比2015年下降25.4%。税收收入1.95亿元,下降3.9%;非税收入0.89亿元,下降49.9%。全区财政支出20.81亿元,同比增长5.9%。其中: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.63亿元,下降10.5%,教育支出5.68亿元,增长0.2%;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3.88亿元,增长26.1%;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.12亿元,下降8.4%。[8]
人民生活
2016年,陈仓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22元,同比2015年增长8.6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05元,增长7.7%;城镇居民人均生产消费支出21836元,增长8.0%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8元,增长8.3%;农村居民人均生产消费支出8883元,增长7.0%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.5平方米,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.1平方米。全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.92:1,较2015年缩小0.02。[8]
第一产业
2016年,陈仓区完成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4.96亿元,同比2015年增长3.7%。其中,农业产值20.37亿元,增长2.8%;畜牧业产值21.62亿元,增长2.6%。
种植业
2016年,陈仓区粮食总产量达到22.67万吨,同比2015年下降2.9%,其中夏粮产量12.62万吨,增长2.8%,秋粮产量10.05万吨,下降3.0%;蔬菜全年产量19.72万吨,增长1.3%;水果产量12.19万吨,增长4.7%。[8]
2016年陈仓区主要种植业产品产量
指标
产量(万吨)
增速(%)
粮食
22.67
-2.9
夏粮
12.62
2.8
秋粮
10.05
-3.0
蔬菜及食用菌
19.72
1.3
园林水果
12.19
4.7
其中:苹果
9.63
2.9
林业
2016年,陈仓区退耕还林、天然林保护、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造林3962公顷,其中人工造林1299公顷,封山育林1133公顷。全社会绿化造林超过1333公顷。林业生产总产值达到10.9亿元,干杂果经济林产值达到8.0亿元。[8]
畜牧业
2016年,陈仓区肉产量5.38万吨,同比2015年下降3.1%;蛋产量2.26万吨,增长0.7%;奶产量5.67万吨,下降14.1%。[8]
农业基础
2016年,陈仓区农业机械总动力38.18万千瓦,同比2015年下降10.9%。拖拉机5636台,增长55%,其中,大中型拖拉机2596台,增长5.5%;小型拖拉机3040台,增长158.5%。拖拉机配套农具14478台,增长2.6%。联合收割机1275台,增长9.6%,其中,小麦联合收割机1170台,玉米联合收割机105台。[10]
第二产业
工业
2016年,陈仓区全部工业增加值60.22亿元,同比2015年增长13.4%,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.19亿元,同比增长14.2%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6.01亿元,同比增长24.3%。从轻重工业和控股情况看:轻工业完成总产值115.37亿元,同比增长1.7%;重工业完成总产值110.64亿元,增长61.8%。国有控股企业完成57.93亿元,增长14.2%;非公有工业完成167.3亿元,增长28.6%[8]
。13户企业入驻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,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24亿元。[10]
建筑业
2016年,陈仓区建筑业增加值31.71亿元,同比2015年增长11.2%。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2.03亿元,比2015年增长23.6%,房屋施工面积219.86万平方米,房屋竣工面积133.49万平方米。[8]
第三产业
国内贸易
2016年,陈仓区...